LED照明及亮化工程专家
  • 业务专线:(86) 020 8648 9680
  • 传真:(86)020 8648 9687
  • 邮箱:manager@hailindz.com
  • 地址:广州市越秀区寺右新马路北一街三巷5号
  • 当前位置: > 中文网站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 >
    从“笑傲领跑”到“黯然离开”,GE照明的中国之
    日期:2017-02-24作者:admin来源:未知

    作为照明行业的国际三巨头之一,GE照明一直以来在中国市场保有比较美好的品牌形象,但时至2016年,GE照明却选择“终止在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所有直接商业活动”,并“粗暴离场”,引起了GE照明经销商的愤慨。尽管最后GE照明公开表态,事情得以妥善解决,但谁都未曾想到,GE照明在中国市场最后的结局会是这样。   GE照明业务的“收缩”   与中国市场的“撤离”早已有迹可循   “我觉得GE照明很可能会成为几大国际巨头中第一个退出中国市场的公司。”国内某知名LED企业老总直言。这是援引某媒体于2014年年底的采访报道。如今,这一预言基本成真。   事实上,GE照明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,1908年,GE照明在中国沈阳启动了首家灯泡厂,开启了在中国市场发展的辉煌之路。在传出“退出亚洲和拉丁美洲”消息之前,最近的三年,尽管GE照明在中国市场的发展“差强人意”,但作为照明行业国际三巨头之一的百年老品牌,特别在传统照明时代,GE照明在中国市场仍深受行业认可和肯定。   进入LED时代,产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,相比飞利浦和欧司朗品牌,GE照明在传统照明时期的那种优势明显不再,GE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开始“走在后边”,并被飞利浦照明、欧司朗照明等反超。   据一名原GE照明经销商透露,GE照明没有芯片和封装,而只有应用渠道,早些年其实可以通过并购有实力的芯片、封装企业,以延伸自身产业链,但GE并没有这么做。在LED时代价格竞争激烈之时,GE照明在中国市场早已失去了价格的优势,在中国当然也逐渐难以跟中国本土企业相抗衡。   最近三年,GE也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与调整,而从这一系列改革中,早已为照明业务的收缩以及撤离中国市场埋下伏笔。   2014年9月,GE公司以33亿美元的价格将其家电部门出售给瑞典企业伊莱克斯,但是这项交易在2015年12月被美国司法部叫停。而照明部门则作为通用电气公司(GE的全称)唯一保留的消费品部门,照明业务的占比仅有2%。   2015的12月,GE在一份内部备忘录中公布了于2016年1月1日起停产的照明类型,包括有HID、白炽灯、荧光灯及感应灯具,并明确表示,此后GE照明将继续专注于LED和智能照明技术,投资于先进的照明控制和高效节能的LED灯具。   2016年1月15日,GE宣布签署明确协议,以54亿美元向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(海尔)出售GE家电业务。同时,GE还与海尔集团签署了全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,全面推进在工业互联网、智能制造、消费者医疗等领域的战略合作,与GE在LED照明、能源管理和家庭安防等领域探索新模式。   2016年2月,GE照明表示将逐步淘汰在美国销售的CFL(紧凑型荧光灯)灯泡,预计于年底完成退出CFL市场,全力冲刺LED灯泡。笔者认为,LED市场格局趋于定型,此时才全力冲刺LED灯泡,实属布局过晚。   2016年8月中旬,GE照明宣布将于2017年8月底关闭位于美国的列克星敦和萨默塞特的两家灯具厂。这两家工厂主要业务就是传统照明产品。时隔不到一个月时间,GE发言人Alicia Gauer.透露,如果工会同意,公司将在2017年8月正式关闭GE照明在布里奇维尔的灯泡厂。这是GE今年宣布关闭的第三家照明工厂,这家传统照明工厂始建于1948年。   “粗暴撤离”中国市场引高度关注   GE照明与经销商正“平稳过渡”   对于退出中国市场,GE照明公开声明表示,在过去十年中,传统照明产品的市场需求持续下滑,照明技术的发展也日益从传统的白炽灯、卤素灯等转向新型产品如LED照明。面对市场需求的转变,GE照明将集中公司资源,专注于北美、欧洲以及中东地区的LED技术和业务的发展。   2016年8月31日,据GE照明CEO Bill Lacey在给公司员工的邮件中称,自11月30日起,GE照明将终止在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所有直接商业活动,从而使GE照明实现高度聚焦,赢取和巩固其在北美、欧洲和中东地区的市场地位,并且持续扩大规模和提升盈利能力。   2016年9月18日,缘起一份落款为通用电气企业发展(上海)有限公司的《经销商协议》终止通知,数十个GE经销商联合发起的《关于对通用电气企业发展(上海)有限公司终止经销商协议的联合声明》在行业广为流传,引起行业高度关注,使得GE成为当时行业最热门的焦点之一。   9月23日18时,通用电气中国(GE)方面相关负责人联系到记者,对“《经销商协议》终止通知和GE照明经销商联合声明”等事宜作出回应和声明。随后,GE中国发布声明:GE照明基于业务考量,于2016年8月底宣布终止亚洲地区的业务活动。   GE照明现已完全退出中国吗?   对于作为在中国市场深耕百年的国际巨头而言,决定退出中国市场并非就能马上完全退出。而从种种信息和迹象来看,GE照明未必已经完全退出中国市场。   2016年9月28日,GE照明经销商联合发布的《GE经销商代表对GE声明的回应》显示:双方友好协商,GE终于承诺在已经中标和已经签约客户的订单继续执行,GE终于愿意解决库存问题并将提出经销商可以接受的方案,GE也保证对GE产品质量的后合同义务承担全部责任,未来将以平稳、和平方式过渡。   从以上声明内容来看,GE照明意图决定退出中国市场后,GE照明与其经销商协商的结果并非按此前的计划,11月30日即完全退出中国市场,而是GE承诺在已经中标和已经签约客户的订单继续执行,并且愿意解决库存问题。值得注意的是,GE选择的是一种暂缓式退出的方式,期望得以平稳过度,当然,这其中GE的声明中也未出现现金赔偿问题。   2017年2月7日,GE照明前经销商方面表示:GE照明依然与极少数经销商保持合作关系,但这种方式或在2017年年中结束,经过一年左右的平稳过渡,最终完全撤出中国市场预计将在年底。   2016年9月29日,GE照明在其官网发布的《GE照明声明》显示,为经销商业务的平稳过渡提供支持。这一回应正与上述“暂缓式退出”的方式非常吻合。   从GE声明中获悉,GE照明传递的信息主要有:1、GE照明将履行最初做出的所有产品售后质保承诺,直至售后质保期结束;2、会帮助经销商完成在2016年11月30日前已中标并签署合同的客户订单;3、对于经销商的现有库存,会逐一与经销商跟进,并根据合同和具体情况,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。   事实上,GE照明对于此事件采取的解决方式是“暂缓式”“一对一”的,原因是每一个经销商情况有所不同,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,希望GE照明能在过渡期为经销商提供满意的支持,最终也能让行业和社会知悉。   GE照明中国经销商将何去何从?   自2016年GE照明决定退出中国市场以来,那些多年经营GE照明品牌的经销商将何去何从?他们都选择了哪些品牌取代原来GE照明品牌的那些渠道?他们对于自身发展又有什么想法?   尽管近年来GE照明品牌相对飞利浦等显得较为弱势,但在国内市场上,GE照明品牌仍然是国内市场的重要品牌选择之一,如在工程项目领域,GE照明品牌的实力和地位也是国内很多照明品牌无法企及的。但GE照明的原经销商并没有因此失去机遇,反而因为自身掌握着诸多工程项目渠道资源,在渠道上仍然拥有较强的话语权。据某GE照明原经销商表示,尽管不再做GE照明,仍然可以用其它品牌产品来替代,对于品牌产品问题并不担心,而且一直以来有众多实力品牌希望寻求合作。   那GE照明原经销商都选择了哪些品牌?据了解,目前他们更多的是采取多品牌运营策略,并将其中个别品牌作为重点合作客户发展,如飞利浦照明、三雄极光、索恩等。事实上,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,运营中心的经销模式已经造成中间环节过高的成本费用,尤其在工程项目领域,未来,经销商应该更多充当的是“服务角色”。   GE多次表态:   将继续致力于对中国市场的投资与拓展   此前,GE照明中国区总经理陈瀚表示,照明对GE而言业务所占的比重太小,仅占其公司2%的销售额。据GE 2015年财报显示,“电器与照明”板块收入占比为7%;亚洲市场占GE公司总收入的比重为17%。由此可见,照明业务本身在GE整个公司中就处于“弱势地位”。   而在GE照明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后,也曾多次表态,将继续致力于对中国市场的投资与拓展,履行扎根本土、长期发展的承诺。相比GE照明业务板块在中国市场的“弱化”,GE照明在其它板块表现却更为活跃。目前,GE在中国的业务板块涵盖医疗、数字、航空、清洁能源、发电等高科技、高利润领域,或许“拿掉”照明这一小板块后,GE未来在中国也会更专注、更有优势。   2016年11月21日,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观了GE中国科技园,GE全球高级副总裁、GE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小缨介绍,GE立足本土、服务中国、面向全球,通过“全速数字化”“全面本土化”和“全球合作伙伴”三大战略部署,积极把握中国城镇化、清洁能源、可及医疗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等领域的发展机遇。GE始终致力于通过与中国的行业领先企业长期合作,以助力客户实现在本土及全球市场的业务增长。   编评:   GE照明近些年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一般,加上照明业务板块份额太小,所以尽管GE照明退出亚洲市场,并不影响GE的整体发展,反而让GE有更多的精力去深耕其它如北美等强势市场,更好地实现“减压增利”,对于GE本身或许也是一件好事。   从整个国际形势来看,不管是GE,还是飞利浦、欧司朗,这些国际品牌都在慢慢退出或弱化照明业务,主要是因为LED照明行业利润越来越薄,国际品牌在LED领域很难为自身赚取更多的利润。但是,未来如果利润提升,国际品牌应该还会“杀”回来。